当前位置:首页 - 非遗保护 - 正文
非遗保护
荆河戏
发布时间:2019/8/15 16:21:56    
 

荆河戏俗称“上河戏”、“荆河路子”、“荆河调”,明代晚期形成于荆沙地区,流传了四个世纪,是融高腔、昆腔、弹腔南北路、杂腔小调于一体的地方戏曲剧种,后传入湖南澧县、石首等地,曾盛行于荆江两岸,对我国一些弹腔南北路剧种有过不同程度的影响。

双钹路子荆河戏仅存于荆州沙市及石首市。其古老而演唱中原生态因素保留颇多,诸腔杂呈,声腔运用灵活,伴奏乐器独特,表演贴近群众,平民化特征显著,石首荆河戏为双钹路子,已查出传承的剧目542个,其中整本戏4l5个,折子戏63个,经常演出的有300多个。有一些剧目为荆河戏所独有。已收集到的曲牌300余首,锣鼓点子百余个。

荆河戏艺术价值颇高,同时,具有很高的戏曲史、戏曲文学、戏曲音乐、戏曲与民俗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目前,石首市荆河戏剧团为民间社团,演职人员35人,每年都有30场以上的演出活动。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石首文化部门就对荆河戏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其内容收入了《中国戏曲音乐集成. 湖北卷》。2010年3月,国家非遗中心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荆河戏》进行抢救性记录,石首荆河戏剧目《斩于吉》的录像视频,完整录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剧种数据库。2013年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荆河戏史料集》录入了我市代表性传承人黄梓湘大量作品和其他内容。

石首荆河戏剧团面临极大困境,一是团员年龄偏高,自1985年“石首县荆河戏学校”停办后,剧团成员年龄渐大。二是排练演出场地的缺失,石首一度没有专业剧院,更没有排练和演出的场地,“综艺剧社”和“戏迷协会”多半蜗居在会议室或同仁家里进行排练。三是服装、道具欠缺,在剧团解散时,原有服装道具由市群艺馆代管,因98年大雨而损坏。乐器由各演奏人员代管,多已破旧。

荆河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首荆河戏剧团在保护该项目中已做了一定的工作。在今后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中,石首荆河戏剧团会做的更好。

 
主办:石首市博物馆
鄂ICP备15020208号-2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2018 www.gsmlbw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安备案号:421081020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