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非遗保护 - 正文
非遗保护
东山地花鼓
发布时间:2019/5/19 16:28:49    
 

东山地花鼓是流行于石首市桃花山和调关一带的一种民间舞蹈,距今已有两百余年历史。

东山地花鼓源于民间说唱。早在明末清初,桃花山一带的农民,每逢农闲之日,老人、妇女便携儿带女邀集在一起,由一先生读唱本,众人围坐静听。其唱本多数是祖辈传抄的爱情或神话故事韵本,之后又演变成为说唱形式,后来这种形式才慢慢发展成有了角色和人物的舞蹈。早期是由两个小孩(10—12岁,男女各一)化妆扮成“和合二仙”(福、禄、寿三星前站立的两个小仙童),他们象征和气、合而不分。扮演者男孩手持一把纸扇,扇上画有蝙蝠图案,女孩子手拿一块绣有荷花图案的手帕。选用歌本中的某节某段为唱词,以哼歌本的腔调为基础,时而歌一段,时而转几圈,随心所欲地做几个“过手”(动作)。因这种地方鼓的发源地桃花山,位于石首市的最东面,故称之为东山地花鼓。

东山地花鼓的舞蹈动作,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山民们的劳动方式和生活习惯。如上山行走羊肠小道的“娭娭步”(矮桩步),砍柴的“试刀”以及用劳动时擦汗的手巾、驱热的扇子作为道具,套以逗情打趣,且变化多端,如“靠肘打脚”、“摆胯”、“丢眼”等。

一九四○年,桃花山区和发村的荆河戏艺人李国才从湖南澧县“同福班”弃艺返乡,加入到唱东山地花鼓行列,由于他受过戏剧专业训练,实践多年,无论是唱腔、道白,还是舞蹈动作,都比其他艺人规范一些,以至成为当时有名的艺人。后来他收徒传艺,重点对东山地花鼓的舞蹈部分进行加工提高,既接近戏曲程式又保留了原有特点,使舞蹈动作进一步规范化。此后,这一舞蹈又经历代师徒传承,在调关石华堰等临近农村,也相继出现了类似的东山地花鼓舞蹈。

东山地花鼓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很多职业艺人,表演的班子也日益增加,各班主为了保住在社会上的地位,演员在演出技巧上相互竞争,在表演形式上,也有求新的突破,并从其它表演艺术中吸取养料。由原来“和合二仙”发展成了三人、四人、六人(均为小孩)表演的东山地花鼓。并按民间习俗万事求个吉利,三人一台的称为“三星拱照”(福禄寿),行当分为王子(生)、小生、小丑。四人一台的称为“福、禄、寿、喜”,行当为王子、小生、小旦、小丑。六人一台的称为“六合同春”,行当分为王子、小丑、文武二小生、文武二小旦。舞蹈动作大体一样,不同的是加了四根马鞭作道具。这种多人参加的表演形式,突破了单纯唱歌本的原型,发展到演唱小型折子戏,如“小砍樵”、“同窗记”等。借鉴了戏曲中某些表演手法。在音乐上,也随之吸收了一些地方民歌小调,由一腔上下句到底,发展到多腔多调,如“欢调”、“三花腔”等,并采用四胡伴奏。在演出时间上也有突破,由过去只在春节期间表演发展到喜庆、集会等都可演出。有些艺人甚至以此为职业或半职业,长年在各乡村巡回演出。

东山地花鼓舞蹈动作特点是一拍做一个动作,以“靠”为主,如“上靠手”、“下靠手”、“肘脚靠”等,关于这一点,有的艺人把它编成几句话:“一边走一边唱,唱一句舞一段,走要走八‘8’字,舞要舞腰膀”。

东山地花鼓的音乐,基本都是以本地[格哥调](哼歌本子的腔调)为主,加上荆河戏里的[三花腔](小丑腔调)等相互调剂情绪。乐器也相当简单,主要靠一把四胡伴奏,贯穿全舞始终,伴舞的打击乐器有大锣、小锣、两付钹。

解放后,东山地花鼓受到了省、地、县(市)各级文化部门的重视。无论在表演形式、舞蹈动作以及表现内容上都有了更新的发展。一九八六年春节,湖北省群众艺术馆专程到桃花山为东山地花鼓四人一台表演的折子戏摄制了录像片。

碗灯舞是女子集体性舞蹈。由九个青年少女表演。其中一人扮演霞姑,其他八人饰袁家山八姐妹。初起,舞蹈保留了右手持绸、左手持灯的表演形式,后来,为加强碗灯在舞台上的效果,便取消了红绸,代之以碗灯,发展成了现在的双手持灯的碗灯舞。 

碗灯舞一般都在晚上暗光或灯光微弱的情况下进行,它主要是以灯摆画面来取胜。它的技巧特点是将碗灯由手腕转动,其要领与戏剧里面丫环耍手娟(内挽花、外挽花)相似,只不过放慢一点,无论手怎么转动,都要注意保持碗口向上和平稳,灯火不灭。它以纺纱提线为基本动作,以碎步为基本步伐,以碗造型为主,每一段歌唱之后形成一个画面。使人透过相对静止的慢动作,看到腕上的不停运转,产生一种轻盈、柔和、舒展和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感觉。

 

 
主办:石首市博物馆
鄂ICP备15020208号-2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2018 www.gsmlbw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安备案号:421081020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