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非遗保护 - 正文
非遗保护
非遗保护,使古老的中华文明再度年轻
发布时间:2019/12/23 11:19:24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在人民生活生产实践中活态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中国成立伊始,便得到了政府和学界的高度重视。当时只有“文化遗产”而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人们常常用“民族”“民间”来称谓口传心授、流落于民间的传统文化活动。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文化艺术界的重视下,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显著提升。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文化艺术界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1979年,原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启动《中国民族民间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编撰工程,分中国民族民间歌曲、器乐曲、戏曲音乐、曲艺音乐、舞蹈、故事、歌谣、谚语、戏曲志、曲艺志等十大门类,按行政区划立卷,成为保护、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一件盛事。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学者开始呼吁保护中国传统工艺,于1995年发起成立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并于次年启动编撰《中国传统工艺全集》。1997年,国务院发布《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8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最早加入该公约的国家之一。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按照《意见》要求,原文化部组织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评审工作。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项)。随后,国务院分别于2008年、2011年、2014年公布了第二批(510项)、第三批(191项)、第四批(15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除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市级、县级名录也陆续建立。与四级非遗名录相匹配的,是四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传习补助制度、非遗普查制度,以及针对濒危项目开展的抢救性记录工程。截至2018年,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5550项省区市级代表性项目。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了5批共306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认定了14928名省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四级保护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的建立,使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有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国有26个地区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中央财政年均投入近10亿元,各省市也有数量不等的财政投入,并且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步入法治轨道,得到了强有力的制度化保障。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文化管理部门充分尊重传承人群和社区民众意愿,倾听专家意见,对申报项目及保护成果进行了科学、有效的评估。

生产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是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两项重要经验。2011年,原文化部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经专家初评、实地考察、评审委员会审议、公示等程序,于2011年10月31日命名公布了包括青海省黄南州热贡画院等在内的41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2007年起,文化和旅游部在非遗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设立了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了非遗存续的环境和氛围,最大限度地使非遗地域化、生活化,融入地方民众的日常生活,使民众创造的文化由民众自己分享。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体现了整体性保护理念,弥补了项目制保护“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陷,在国际非遗保护领域具有领先性和示范意义。

非遗传承的核心是人和社会实践。除了保护遗存、保护环境,还需要保护实践,扩大传承人群,提升传承人的传承水平和文化创造力。2015年以来,原文化部联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发动了包括清华大学等在内的近百所高校力量,向传统工艺类传承人群敞开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了多样化的产学研合作。研培计划,不仅增加了非遗保护主体,激发了社会民众参与非遗保护的热情,也使大批未进入代表性传承人系列的年轻传承人和从业者得到了崭露头角的机会,从而在一度程度上弥补了代表性传承人评选制度的局限。

在研培计划前期实施经验的基础上,2017年3月,原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研培计划、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扶贫工坊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抓手,极大地推动了传统工艺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促进了传统工艺与当代文化、经济和生活的融合。2019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总结曲艺类传承人研培试点经验,印发了《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在文艺界和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以及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的非遗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见人见物见生活”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等非遗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保护和传播手段与时俱进。非遗在创新创业、精准扶贫、文化与旅游融合、民族自信和国家软实力提升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民众的文化自觉和非遗保护意识日益高涨。年轻一代传承人,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古老的中华文明,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作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

来源:光明网

 
主办:石首市博物馆
鄂ICP备15020208号-2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2018 www.gsmlbw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安备案号:421081020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