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天地 - 正文
文史天地
“征南”曹仁——曹魏宗室第一名将
发布时间:2023/11/7 9:51:39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弃官返乡,散家财,结义兵,参与了关东诸侯讨伐董卓的联盟,被盟主袁绍授予奋武将军的头衔。当此之时,曹操的兵力约在五千人左右,其麾下战将主要是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亲戚。因为这些人都出自沛国谯县,所以也被后世研究者称为“谯沛军功集团”。因为这四人入伙最早,加之同曹操有或多或少的亲缘关系,所以曹操掌权之后,对这四人都委以重用。而这四人,也都属一时之豪杰,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四人之中,夏侯惇清俭持重,夏侯渊刚烈任勇,曹仁文武并亮,曹洪爱亲忧国,但是纯论军事能力以及战场表现,则曹仁居于首位,其集忠诚、善断、勇猛、坚韧等诸多特点于一身,先后与张绣、刘备、周瑜、关羽等人对阵,接连获胜,堪称曹魏阵营初期的第一名将。

一、忠诚:宛城苦战,保住曹操性命

曹仁是曹操堂弟,陈穆侯曹炽之子,其在追随曹操之后,以别部司马的身份,率领所部先后参与了曹操统一北方的诸多战役,屡次担任前锋,战场破敌,被曹操推荐给汉献帝,官拜幽州广阳郡太守。曹操十分器重曹仁的勇武和将略,没有让曹仁到“据河、海之势,三面环山,四塞险固”的广阳郡上任,而让他以光禄勋下属议郎的身份督率骑兵部队。

建安二年(196),曹仁随同曹操征讨张绣,曹操率领主力部队到达淯水,直逼南阳郡治宛城,而曹仁则率领一支偏师攻略南阳郡各属县。张绣所部以西凉军为主,战力不凡,但是张绣和贾诩在衡量了双方的力量之后,主动选择归降。曹操兵不血刃,即得到南阳郡,而曹仁亦略城虏众达三千余人。只是曹操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一面纳张绣叔父张济的遗孀为妾,一面又赠送重金给张绣的爱将胡车儿,使得张绣大为不爽。自己的婶娘被曹操视作陪寝的小妾,自己的爱将又被曹操收买,张绣有理由怀疑,曹操要图谋自己。为了身家性命的安全,在谋主贾诩的建议下,张绣决定背叛曹操。而曹操也决议秘密处死张绣,彻底接管其部队。不料张绣先下手为强,主动偷袭曹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了这次战役的惨烈状况:“二年春正月,公到宛。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夜幕之中,曹操的阵营被张绣军队突袭,因为疏于防范,所以曹军应付不力,各部都非常混乱,曹操的大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全部死于乱军之中,曹操本人也被流矢射中,身负箭伤。因为指挥混乱,各部的建制都被打散,部分将领以为曹操死于乱军之中,所以军中出现溃逃现象,青州军更是发生兵变,打家劫舍,准备再次成为流寇。而张绣因为与曹操结怨太深,为了斩杀曹操,一路猛追,曹军苦战不利。关键时刻,曹仁率军赶到,亲自断后,为曹操的撤退赢得了时间。曹仁更是激励将士,搏杀疆场,稳住了军心,最终将张绣击退,救了曹操一命。曹氏将领的忠诚性在此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曹仁画像

二、善断:平叛汝南,击走枭雄刘备

建安五年(200),为了争夺最高统治权,曹操、袁绍战于官渡。曹操的军队数量虽然略少于袁绍,但是曹军的野战能力要超越袁军,而袁军虽然野战差一些,但是防守作战则非常出色,由是双方陷入对峙状态。汝南黄巾首领刘辟等人因对曹操不满,于是起兵响应袁绍,侵扰许昌周边,同时袁绍派遣左将军刘备率领一支偏师出袭濦强诸县,很多郡县都举兵响应,明面上归附了刘备。刘备曾与曹操在许都关系密切,但是因为牵涉了“衣带诏”事件,被迫反曹拥袁。在曹操眼中,“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余者皆不足虑,因此世人皆视刘备为枭雄。由于面临着两线作战的风险,曹操非常忧虑,此时曹仁进言道:“南方以大军方有目前急,其势不能相救,刘备以强兵临之,其背叛固宜也。备新将绍兵,未能得其用,击之可破也。”曹操在认真思考之后,同意了曹仁的观点,也认为刘备兵将协调不够,许昌周边的郡县大多是迫于兵威才暂时归降他,于是命令曹仁率领精锐骑兵回师许昌。

当时的汝南地区,曹魏方面的最高军政长官为汝南太守蔡阳。面对刘备与龚都联军的骚扰,蔡阳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刘备手中兵力不多,龚都所部黄巾军更是一群饥民,二者联合也掀不起什么风浪。建安六年(201),在曹操的授意下,蔡阳主动出击,希望一举击溃刘备与龚都的联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袁)绍之未破也,使刘备略汝南,汝南贼共(龚)都等应之。遣蔡扬(阳)击都,不利,为都所破。”从这条记载可以看出,蔡阳主动出击,但是被龚都领导的汝南黄巾军击败。而《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则透露了蔡阳的下场:“(袁)绍遣先主将本兵复至汝南,与贼龚都等合,众数千人。曹公遣蔡阳击之,为先主所杀。”刘备率领一支数千人的偏军,就敢于在许都以南攻城略地,从中亦可以看出当时官渡之战的激烈,曹操的主力军队应该都在前线与袁绍军相抗,以至于汝南太守蔡阳被刘备所杀。又是曹仁的及时回军,并以主力骑兵击溃刘备、龚都联军,导致龚都被杀,刘备遁逃。刘备隐约感到袁绍不是曹操的对手,于是南投荆州牧刘表,被安排在新野驻扎。而曹仁则在击败刘备之后,逐个收复了原本响应刘备的县邑。可以说,正是由于曹仁击败刘备,才稳定了许都的安全形势,为曹操解除了后顾之忧,得以集中全力决战官渡,为最终击败袁绍贡献力量。

三、勇猛:争夺江陵,突阵救下牛金

“赤壁之战”后,荆州八郡被曹操、孙权、刘备三方瓜分,但是南郡的治所江陵城则在曹操手中,所以曹操留曹仁、徐晃等留守江陵,作为下一步征伐江南的基地。由于对南郡志在必得,孙权方面派遣周瑜、程普率领数万人马,和曹仁隔江相峙。周瑜和曹仁先是各自派遣偏师在夷陵交战,双方进行了初步的战力试探,战役的结果是吴军略占优势。

建安十四年(209),周瑜亲自指挥军队攻打江陵。曹仁登城远望,看见东吴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是骑兵较少,于是募得勇士三百人,命令骁将牛金领兵突阵。周瑜在赤壁战后名声远扬,根本没有料到魏军敢于出城野战,在魏军的突袭之下,吴军一度出现混乱,但是吴军兵多,牛金兵少,激战不多时,牛金便被吴兵团团围困。曹仁与长史陈矫立在城头,望见牛金率领的三百精锐即将全军覆没,城头的魏国守军都在惊恐中变了脸色。曹仁豪气干云,呼左右牵战马来,亲自披甲上阵,准备救援牛金。长史陈矫害怕曹仁出战遇到危险,于是拉着曹仁说:“贼众盛,不可当也。假使弃数百人何苦,而将军以身赴之!”曹仁并不答应,带领其麾下亲兵迅猛出城,迫近城沟,与吴军相距大约一百多步的距离。陈矫等人以为曹仁只是在沟上立住,为牛金突围造势,谁知曹仁竟驱马渡沟直前,冲入吴兵重围,左冲右突之下,牛金等人才逃出。但战场之上仍有魏兵未能突围而出,于是曹仁复又带兵突阵,斩杀吴兵甚多,将被围魏兵全部带出。陈矫等人在城头看见曹仁在战场上纵横厮杀,把心都提到嗓子眼,害怕曹仁出现危险,等到曹仁平安还城,都称赞曰:“将军真天人也!”曹操听说了这件事,更加器重曹仁,转封其为安平亭侯。三国之际,军事统帅直接带兵搏战的并不多,如吕布、关羽、马超三人都曾直接斩将夺旗,皆号称勇冠三军的名将,从曹仁解救牛金的战例可以看出,曹仁智勇兼备,亦属“万人敌”的猛将!

 

“赤壁之战”示意图

四、坚韧:鏖战襄樊,击退名将关羽

建安二十三年(218),曹魏方面的江夏太守文聘与折冲将军乐进率领军队突袭九江浔口,向刘备集团开战。关羽督率荆州军前往迎敌,将魏军击退。同年,曹操派曹仁为征南将军,屯驻樊城,准备讨伐关羽。曹仁屯樊期间,因为要储备粮饷,于是向南阳郡下属各个县邑征调徭役,结果宛城守将侯音、卫开借机造反,并响应关羽。曹仁闻报,立即率领诸军围攻侯音,进行平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冬十月,宛守将侯音等反,执南阳太守,劫略吏民,保宛。初,曹仁讨关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围宛。”不论侯音造反的初衷是什么,反正都和北伐的关羽扯上了联系,而侯音叛乱被平定的时间则为建安二十四年(219)春正月。

同一年,刘备于“汉中之战”击败曹操,并派遣刘封、孟达等攻略了上庸、西城、东乡三郡。在臣下的拥戴之下,刘备晋位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关羽在得到刘备授予的节钺之后,立即北伐樊城。因为兵锋甚锐,曹仁力有不支,于是曹操派遣名将于禁与庞德支援曹仁。原本出身西凉军的立义将军庞德与关羽交战,用弓箭射伤了关羽,曹仁则趁关羽负伤之际,挥军掩杀。但是关羽激励将士,死战不退,竟然反败为胜,在沔河岸边将曹仁击退。于禁,作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治军严整,战绩不俗。为了防止关羽军队对樊城形成包围,于禁选择驻扎在樊城北面的平地上,但是这一军事部署为于禁所部带来了严重隐患。荆襄地区在八月份多雨,当时突降暴雨十多天,致使汉江水量暴涨,关羽暗中派兵掘开江堤以大水倒灌于禁军营,水势汹涌,平地水深五六丈,刹那间将于禁率领的七军尽皆淹没。关羽所部荆州水军乘大船进攻,于禁于无奈中投降,庞德被擒后因拒绝投降被杀。此时洛阳北面陆浑县一个叫做孙狼的人,因为憎恨曹操频繁征发徭役,于是组织了一帮流民,南附关羽,叛上作乱。因为曹军接连战败,主力损失严重,曹魏任命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也都归降关羽。一时之间关羽的名声威震华夏。樊城外部于禁的三万大军已被关羽击溃;樊城里面也因为缺衣少粮,士气低落;尤为严重的是樊城的城墙因为被汉水浸泡,崩塌严重,致使防守出现了困难,似乎樊城的失陷就在须臾之间。主将曹仁为了激励士气,与众将盟誓,表示了誓死守城的决心,将士们被他的精神所感动,都振奋精神,一心守城。《三国志·魏书·曹仁传》载:“仁激励将士,示以必死,将士感之皆无二。”不久,平寇将军徐晃带援兵赶到,大水也渐渐消退,在徐晃与曹仁的内外夹攻之下,关羽退走。同样觊觎荆州的孙权,暗中派遣吕蒙“白衣渡江”,率兵袭击了关羽的大后方,最终在曹魏和东吴的联手夹击下,关羽战败身死。关羽为熊虎之将,在荆州战役中大出风头,逼降于禁,斩杀庞德,甚至一度迫使曹操产生迁都避敌的念头。而曹仁在困境之中,尽显名将风范,激励士卒,修缮城池,坚守至援军到来,并内外夹攻,击退关羽,使得曹魏的形势转危为安,为曹魏集团立下了不世之功。

黄初二年(221),曹丕代汉称帝后,立即封曹仁为大将军。又下诏曹仁所部移屯临颍,升任大司马,驻守合肥防备东吴,至此曹仁成为魏国的最高军事统帅。魏晋名臣傅玄称赞曹仁:“曹大司马之勇,(孟)贲、(夏)育弗加也。”此语中肯,曹仁当属实至名归。

本文刊于《文史天地》2023年第10期

石磊,云南大学历史学硕士,山西省作协会员

 
主办:石首市博物馆
鄂ICP备15020208号-2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2018 www.gsmlbw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安备案号:421081020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