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非遗保护 - 正文
非遗保护
石首非遗 | 碗灯舞
发布时间:2023/12/21 9:19:46    
 

碗灯舞是流传在石首江南地区、沙银、喻家碑、调关一带的民俗性舞蹈。

碗灯舞即是源于“盂兰会”的放荷灯。“盂兰会”是为超度祖先亡灵,于中元节(即农历七月十五)举行的一种仪式。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一直做到七月十五,前三天为做道场,由道士扬幡挂榜,阴施阳舍。在七月初三之夜放荷灯,撒粥赈济孤魂野鬼。其方法是在河流或湖泊上把两只木船撬帮扎排,在上面设置香案,供奉元始天尊神位,一面由道士操打击乐和丝弦竹管,唱“孤魂飘荡不记秋,暴露形象谁与收,节届三元不记时,时逢佳境少追修”,一面由两人分别往水里撒粥。同时,开始放荷灯,在木排两边各安排两人,先由一人往事先用纸做好的荷灯里上油,再递给另一人,用左手平掌托起,右手持蜡点燃,俯身将托灯之手沉入水中,待灯浮置水面后,再顺水将手抽出,仰身还原。如此反复,直到将荷灯放完为止。排过之处,水面上漂着两路红绿相间的荷灯,银光闪闪,随波逐流,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在石首农村,每逢上元节或花潮之夜,有赛灯的习惯,在放荷灯的启示下,将青油灯草放在碗里,点燃后由青年男女举着玩,如果看见对面来了自己的情人,故意将举着的碗灯划上几圈,作为联络暗号。自此,水上的荷灯便发展成了陆地的碗灯。

到了北宋后期,行侠仗义的金钩李胡子,在岳阳君山占山为王,人称洞庭王李昌。他有一爱女,名叫霞姑,自幼生性灵巧,勤劳朴实,为人和善,能歌善舞,她十六岁那年,朝庭兴兵围剿李昌,李昌只得将女送到石首袁家山叔父家寄居。霞姑来到袁家山后,白天跟叔父下湖打鱼,晚上跟婶母纺纱织布,不久便结识了袁家山八姊妹。自此,她们常常在夜晚持青油碗灯,将纺车搬至禾场围着纺纱,姐妹们时而欢笑,时而拥着霞姑翩翩起舞。一天,驻在石首八家铺协台之子裴公子,率两家奴出外打猎,来至袁家山,见霞姑貌若天仙,不觉惊魂失魄,意欲强抢为妻,众姐妹手拉着手将霞姑围在中间,与裴公子周旋,裴公子无可奈何,只得悻悻而去。几天以后,裴公子带十几名兵卒,趁夜深人静又来抢人。霞姑闻讯逃至湖边,裴公子带人紧紧追赶,当裴朝她猛扑过来时,她已纵身跳入湖中。从此,湖中每年都盛开一朵朵白莲花,甚是好看,后人叫它“白莲湖”。


解放初期,石首城关区的人民群众根据这种民俗和传说,在一些欢庆时候,组织姑娘们一手持着碗灯,不停的上下转动,另一只手持红绸踏着十字步,在击乐声中加入游行队伍。

一九五九年,沙银业余文艺宣传队在老艺人杨果夫(已故)具体指导下,以民俗民间活动为基本动作,吸收了道士的锣鼓经和神调的基本旋律,填上了“国泰民安乐太平”的歌词。从此,碗灯舞从民间的湖边、禾场上搬上了舞台。曾多次参加县、区汇演,并获奖。成为石首当时乡镇业余文艺宣传队的保留节目。


碗灯舞是女子集体性舞蹈。由九个青年少女表演。其中一人扮演霞姑,其他八人饰袁家山八姐妹。初起,舞蹈保留了右手持绸、左手持灯的表演形式,后来,为加强碗灯在舞台上的效果,便取消了红绸,代之以碗灯,发展成了现在的双手持灯的碗灯舞。

碗灯舞一般都在晚上暗光或灯光微弱的情况下进行,它主要是以灯摆画面来取胜。它的技巧特点是将碗灯由手腕转动,其要领与戏剧里面丫环耍手娟(内挽花、外挽花)相似,只不过放慢一点,无论手怎么转动,都要注意保持碗口向上和平稳,灯火不灭。它以纺纱提线为基本动作,以碎步为基本步伐,以碗造型为主,每一段歌唱之后形成一个画面。使人透过相对静止的慢动作,看到腕上的不停运转,产生一种轻盈、柔和、舒展和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感觉。

 
主办:石首市博物馆
鄂ICP备15020208号-2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2018 www.gsmlbw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安备案号:42108102000061